
红网时刻新闻4月20日讯(记者 郭薇灿 通讯员 蒋海松 杨斐冉)4月20日上午,“中伦文德杯”第四届全国法科学生写作大赛颁奖仪式暨第五届大赛启动仪式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黎四奇教授主持仪式。知名法学家张文显、江必新、张新宝、姜明安、胡云腾、黄文艺等参会。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升元,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律师事务所主任田学军分别代表承办单位和捐赠单位致辞。
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大赛组委会名誉主任张文显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法律写作的变与不变》为题做了主题发言。他指出,五年走来,法科学生写作大赛硕果累累,为当代法学教育塑造了一个新标杆。新一代人工智能横空出世,并在不断重塑社会运行的逻辑,法律写作也迎来重要改变,法律人应当拥抱技术,但不盲从技术。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正义的初心,法律当永远是公正与善良的艺术。

现场,与会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奖。本届大赛最终确定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3名、优秀奖10名、优秀指导奖2名,优秀组织奖2名。
其中,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朱骊安《论违约金的惩罚功能与责任控制》获得法学论文组一等奖。华东政法大学王润泽《贝汇丰诉海宁市警察大队交通管理行政处罚案评析》获得案例评析组一等奖。
北京大学朱骊安代表获奖学生发表了获奖感言。他感谢大赛对青年学子的呵护与关切,总结了大赛中的收获与提高。中南大学彭中礼教授作为优秀指导奖获奖代表发言,分享了指导教师的心得。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史诗作为优秀组织奖获奖代表发言,倡言法学教育应“打破壁垒,协同育人”,共建“东西协作、南北互通”的法学院校育人新格局。
主题讨论环节,大赛组委会主任张新宝教授主持召开了“案例写作指引的撰写体例”的研讨,发布案例写作指引初稿,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进行与谈,共同完善案例写作指引。研讨结束后,由大赛组委会主任张新宝教授作总结讲话并宣布第五届大赛启动,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全国法科学生写作大赛于2019年创办,每年一届。大赛由湖南大学法学院发起并承办。比赛旨在推进法学教育改革,提升法律写作水平,培育时代英才。四届大赛中,共有3900多篇文章参赛,4000多名学子竞秀争雄。第四届大赛中也呈现诸多新特点,选题紧扣人工智能、数字时代、新兴产业的法律问题等时代议题,横跨多领域且具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