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近期,TikTok上刮起了一股“奢侈品成本揭秘”风潮,有用户称,在美售价超100美元的Lululemon在中国出厂价最低仅5美元。
不过,Lululemon发布声明称,从未与该用户提到的两处中国工厂合作,它们也不在品牌发布的供应商名单上。
虽然TikTok上许多传言并非完全属实,但不少海外品牌在华设有代工厂仍是不争的事实。如,中国代工制造商时代集团、盛泰集团均曾在招股书中披露,分别为PRADA、拉夫劳伦等海外奢侈品品牌代工产品。而泰慕士、华利集团也在财报中披露,分别为迪卡侬、耐克等品牌提供贴牌加工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在不少厂商靠贴牌代工等业务服务海外品牌的同时,中国制造业正在持续进行结构性升级。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2.1%和9.7%,增速较2024年加快3.1和3.5个百分点。
高端装备和绿色能源产品成为出口新引擎。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过10万亿元。
众多海外品牌在华设置代工厂
近期,TikTok上刮起了一股“奢侈品成本揭秘”风潮,有用户提及,Lululemon的服饰由义乌的“Xianglong Clothing”和“Hung Qisun Clothing”两家工厂负责生产,出厂价仅为5美元或6美元,但美国门店售价超过100美元。
不过,Lululemon发布声明称,从未与前述网名为“LunaSourcingChina”的用户所提及的两处中国工厂合作,它们也不在品牌发布的供应商名单上。
虽然如此,不少海外品牌在华设有代工厂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供应链拥有的强大竞争力,吸引不少海外品牌前仆后继前来,其中涉及众多上市公司。
中国代工制造商时代集团于2011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时称,从2004年起为PRADA、COACH代工皮具。
而另一服装代工巨头盛泰集团最早披露的IPO招股书中也透露,公司的客户主要为国内外中高端品牌,包括拉夫劳伦、优衣库(UNIQLO)、拉科斯特(Lacoste鳄鱼牌)、卡文克莱(Calvin Klein)、阿玛尼(Armani)、博柏利(Burberry)等。但在2024年半年报中,其并未再提及客户名单。
除此之外,服装代工企业泰慕士主要为迪卡侬、Quiksilver、佐丹奴等知名服装品牌提供贴牌加工服务。
作为知名运动鞋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企业,华利集团是国际知名的运动休闲品牌Nike、Converse、Vans、UGG、New Balance、Puma、Under Armour、Lululemon等的重要合作伙伴。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收240.06亿元,同比增长19.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20%。
中国制造业持续结构性升级
TikTok上的“奢侈品成本揭秘”风潮,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全球价值链的利润分配失衡,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在迎来一场深度变革——由“成本洼地”转向“创新高地”。
4月18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和9.7%,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50%。
这也意味着,中国制造业正在持续进行结构性升级。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2.1%和9.7%,增速较2024年加快3.1和3.5个百分点;智能设备制造业收入增长13.2%,高耗能制造业占比降至29.2%,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在此基础上,高端装备和绿色能源产品成为出口新引擎。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过了10万亿元。其中,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较快,进出口额达5.29万亿元,同比增长7.7%。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10.8%;专用装备出口连续9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6.2%。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
政策层面,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推动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8.7%,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7.4%,智能工厂覆盖80%制造业大类,生产效率提升22.3%。
绿色转型成为破解关税壁垒的关键。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达22.1万亿元,占比54%;对东盟、巴西出口分别增长13.4%和23.3%,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10.8%。比亚迪在印尼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突破30%,墨西哥智能家居设备订单增长45%,显示新兴市场对“中国智造”的依赖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