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用盛开宣告生命的存在,我们用书籍抵抗虚无,翻开一本书,就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任由思想四处飘逸,自由穿梭于字里行间,游走于句号逗号之中,沉浸于文字带来的奇妙体验,时而顿首苦思,时而捧腹大笑,在一次次书页的翻动中听见向上的声音。
4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为深入贯彻全民阅读理念,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全面提升干警政治素养、业务能力,丰富内心世界,蓝田法院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向大家分享一些阅读书目和心得,让我们一起从书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体悟无限的阅读乐趣。

NO.1《梁家河》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饱含力量与温度的纪实佳作,值得每个人深入品读。它以质朴的笔触,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的奋斗历程与梁家河村民携手改变命运的岁月。在这片黄土地上,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闯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带领村民打井、修淤地坝、建沼气池,用实干与智慧点亮希望。书中不仅记录了梁家河从贫困走向发展的蜕变,更蕴藏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与坚持。
透过一个个真实故事,读者能触摸到扎根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感悟“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深刻哲理。无论是探寻奋斗精神,还是渴望汲取人生智慧,《梁家河》都如同一座精神富矿,让我们在文字中收获启迪,在故事里汲取前行的力量,找到跨越时代的精神共鸣与价值指引 。

NO.2《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推荐理由: 这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为脉络,编织出一幅拉美百年历史的瑰丽画卷。马尔克斯将现实与幻想无缝融合:会飞的毯子、不眠的瘟疫、永不停止的雨……荒诞的表象下,是对殖民、战争与孤独的深刻隐喻。书中人物重复的名字与相似的命运,暗示着历史的循环与人类的宿命感。它既是一部家族史诗,也是一面照见人类共通情感的镜子,教会我们如何在喧嚣中直面孤独,在荒诞中寻找真实。

NO.3《乡土中国》--费孝通
推荐理由: 费孝通以田野调查的细腻笔法,剖析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差序格局”与“乡土性”。他提出“礼治秩序”“无讼社会”等概念,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运行逻辑。书中对“文字下乡难”的探讨,直指城乡文化隔阂的根源;对“家族”“男女有别”的分析,则展现了伦理本位的文化基因。这部社会学经典不仅是对过去的回溯,更为理解当代中国的乡村振兴、人际关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视角。语言平实却深邃,如同一把打开中国文化密码的钥匙。
世界读书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仙”。书读得多了,沉淀多了,自然会厚积薄发。愿我们每一个人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编辑:侯宜均
责编:李 娟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