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广东交通集团在粤北仁新高速开展边坡垮塌联合应急演练。此前,4月10日已在梅州天汕高速举行防汛抢险联合应急演练,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汛期高速公路应急抢险能力。

仁新高速管理处主任万友明介绍,仁新高速线路长、桥隧比高、地质情况复杂,项目全长约164公里,边坡多达1828处,桥隧比37.1%,具有典型山区高速公路特点。

广东交通集团副总经理职雨风表示,选择在仁新高速开展演练,旨在针对山区高速“高陡边坡、强降雨、节假日车流密集”叠加风险,重点检验三级防汛预案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锻炼各部门及相关单位应对汛期突发灾害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协同处置能力。

演练采取“实战 + 视频录播”模式,设置两个科目。其中科目二模拟仁新高速(往深圳方向)五级路堑边坡因持续强降雨、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突发垮塌,一辆轿车陷入滑塌体,人员伤亡情况不明、多车滞留。


随着广东交科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弹出红窗警报,高速交警、消防、卫健、拯救等单位迅速响应,“空中侦察兵”无人机紧急起飞,5分钟快速生成塌方三维地图……在多方高效协同处置下,被埋轿车司机成功解救,滞留车辆人员安全撤离,现场超车道抢通。经多次勘查确定具备通行条件后,解除交通管制,现场交通有序恢复。


为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平安度汛,3月以来广东交通集团各路段和建设项目纷纷举行针对性演练,查摆不足、磨合机制,筑牢防汛安全线。如3月18日新博高速在九连山隧道开展交通事故火灾应急救援演练,3月19日佛开高速在吉利河大桥开展汛期灾害应急演练,3月20日广清高速在天坪岭隧道举行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3月26日揭博高速开展边坡滑塌应急演练,4月8日云茂高速开展汛期自然灾害应急演练,4月9日汕梅高速开展防汛及边坡滑塌综合应急演练,4月15日广贺高速开展边坡滑塌应急处置演练。

广东交通集团营运管理高速公路里程已达8181公里。目前集团所属高速公路路段已启动“无人机巡查 + 人工勘查”模式,并在高风险路段全面布设智慧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测道路数据,实现灾害事件的智能监测、自动预警、有效管控。截至2025年3月底,集团已完成850处边坡、300座桥梁、35座隧道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对73处高风险路段建设了突发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妍 通讯员:粤交集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